Page 78 - 西南联大艺术通识课
P. 78
摩诘像,虽没有流传下来,但受到称颂。同时这一记载也说明中国流
传的佛教图像,不是完全模仿外来的艺术。另外,顾恺之曾在画裴楷
的肖像时,颊上加了三毫,据说他就是这样简单地借助于细节,加强
肖像的神态。也有记载,他故意把谢鲲画在岩石中间,可见他曾企图
用环境来烘托人物的性格。而且我们知道他在揣摩如何表现嵇康的诗
句的时候,体会到画“手挥五弦”弹琴时的外形姿态,虽然是手的细
小动作,也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画“目送飞鸿”,想凭目光的微
妙表现传达出对于天边云际有所眷恋的、捉摸不定的迷惘的心绪,则
是比较难的。这些就都是顾恺之作为一个人物画家,企图细致地描绘
微妙的心理变化时,真正认识到了自己工作的界限。另外,他也曾明
白地谈到“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提出了描绘眼睛是人物画艺术
中最重要的技巧。以上都说明顾恺之代表了这一时期人物画艺术的新
发展。
顾恺之的作品真迹,今已无传,只有若干流传已久的摹本。其中
最精美的是《女史箴图》(图 4)和《洛神赋图》,都很能说明顾恺之
时代的画风和艺术水平。
《女史箴图》可以算作一篇文章的几段插图。《女史箴》一文是
西晋张华所作,他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据说是用以讽刺放荡而堕落
的皇后贾氏。其内容是教育封建宫廷妇女们如何为人、如何自保的一
些人生经验和道德箴条。顾恺之这一《女史箴图》画卷,描绘一系列
的动人形象,从她们的身姿仪态中透露出了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
和丰采。画家的笔墨是“简淡”的。古人称其勾勒轮廓和衣褶所用的
线条“如春蚕吐丝”,也形容为“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在《女史箴
50 西南联大艺术通识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