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西南联大艺术通识课
P. 77
百万钱”。
顾恺之的作品,据唐宋人的记载,除了一些政治上的名人肖像
以外,也画有一些佛教的图像,这是当时流行的一部分题材。另外还
有飞禽走兽,这种题材和汉代的绘画有联系。他也画了一些神仙的图
像,因为那也是当时流行的信仰。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画了不少名士
们的肖像,这就改变了汉代以宣扬礼教为主的风气,反映了观察人物
的新的方法和艺术表现的新的目的,即离开礼教和政治而重视人物的
言论、丰采和才华。这表示绘画艺术视野的扩大,从而为人物画提出
了新的要求——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
在顾恺之的著作言论中,我们见到他反复强调描绘人的神情和精
神状态。
顾恺之的《论画》一文,像他另外两篇关于绘画艺术的文字一
样,都因相传错脱,不易通读,只能揣其大意。其中谈到前人所画的
《小列女》《周本记》《伏羲神农》《汉本记》《孙武》《醉客》《穰苴》
《壮士》《列士》《三马》《东王公》《七佛》《夏殷与大列女》《北风诗》
《清游池》《七贤》《嵇轻车诗》《陈太丘二方》《嵇兴》《临深履薄》等
作品,都是评论这些画中人物形象和神情表现的优劣。而全篇最前
段,特别谈道:“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
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里他指出理解对象的深入程度以人
物画要求最高,对于山水画也很重要。
东晋兴宁年间(公元 363—365 年),顾恺之在金陵(今江苏省
南京市)瓦官寺所画的维摩诘像,有“清羸示病之容,凭几忘言之
状”,画出了维摩诘的病容及病中与人对谈时的特殊神色。这一幅维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