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18
P. 19

可以无疑问了。
                   有把四岳当作人的,例如战国秦汉间之《尧典》;又有把四岳当
               作岱宗等四山的,例如杜预注《左传》。但四岳实是岳山脉中的四座
               大山,四岳之国便是这些山里的部落。《诗·大雅》:“崧高维岳,骏极
               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毛云,“崧,高
               貌,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那么,申甫一带的山,即是四岳
               了。同篇下文说:“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
               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

               是谢人,以作尔庸。”这是说申境向南移。其向南移的地方在谢,其
               差在北的地方可以推想。又《诗·王风·扬之水》说: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
                   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
                   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
                   哉!曷月予还归哉!


                   如此看来,申、甫、许在一块儿。许之称至今未改,申又可知其
               后来在谢,则申许吕之地望大致可知了。《郑语》,史伯曰,“当成周
               者,南有申吕。”可知《汉·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水
               经注》,“宛西吕城,四岳受封于吕”,诸说,当不误。

                   然姜之大原实在许谢迤西大山所谓“九州”者之中。《郑语》:“谢
               西之九州何如?”可知谢西之域名九州。《左传》昭四年:“四岳、三
               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杜注,三涂在陆浑县
               南(今嵩县);阳城在阳城县(今登封县)东北;大室在河南阳城县
               西北;荆山在新城泺乡县(今湖北郧阳一带与河南之界)南;中南在
               始平武功县(今武功县)西。然则九州之区域正是现在豫西渭南群山
               中,四岳亦在此九州内,并非岱宗等四山。


                                                                 上古史    7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