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1978
P. 36

008  婚姻  挑战



           以产生异性恋等性行为。如果我们愿意,还可以控制自己不进
           行性行为。
               有很多理论试图解释人类最根本的生理性冲动是如何演变

           成今天这样的。我们发现,这些理论中的大多数都持有一个共
           同观点,即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因某些经历的影响而形
           成未来的性取向。有人认为这些经历是一种精神创伤,“固化”

           了“性欲”,也有人认为某种刺激对个体本能的“性冲动”起到
           了“调节”作用。不论哪种理论,都认为一个人的性行为会受
           到环境的影响。
               这是一个令人倍感欣慰的说法。如果有人接受这种说法,

           那么他任何放纵的行为都可以找到“理论依据”——唯一的前
           提是,他曾遭受过一些“性创伤”。(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难题是,在童年期和青春期有过相同体验的人当中,只有极少

           数的一部分人会成为性变态,而且在这些人当中,也没有任何
           两人会表现出完全相同的性行为模式。



               性是一种工具


               显而易见的是,一定存在能决定性行为模式的东西。有没
           有可能是我们自己选定了性行为的表达模式呢?这种选择是否

           反映了我们是有目的地利用性呢?以下案例可能有助于回答这
           个问题。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