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1978
P. 35
Chapter 1 什么是爱? 007
证据,来反驳上述事实。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那些在性行
为上更接近人类的动物,也受到了人类社会特有的影响,准确
地说,是受动物之间的密切的社会关系的影响。家养牲畜和野
生群居动物,与其他动物在许多方面有很大不同。最不同于其
他动物的,是蚂蚁和蜜蜂这两种密集型群居动物,在性行为的
限制性和强迫性方面,它们几乎达到了完全掌控的程度。它们
通过自身的努力就能决定哪些后代是雄性的,哪些是雌性的,
甚至仅仅通过饮食控制就可以繁衍出无性的后代(工蜂)。这在
整个动物界是独一无二的。
灵长类动物,猿和猴在性行为上跟人类很相似。比如说,
它们的性行为也跟人类一样不局限于特定时期。它们之所以能
不受限于发情周期,是因为它们有通过性行为获取支配地位的
1
倾向,其行为完全不是出于性激素的催情作用。 由于这种支配
欲随时随地都是活跃的,人们可以在发情周期的任何时候观察
到这类动物的性行为。
显然,我们人类通过生理需要表达性时,也不受生理周期
和强迫性限制。我们在学会控制周围环境的同时,也学会了控
制自身的生理冲动。在性行为方面,我们是多形态的——不论
处于什么年龄段,也不论性器官处于何种状态,人类几乎都可
1 亚伯拉罕 · 马斯洛(A. H. Maslow),《个体心理学和猿与猴的社会行为》(Individual
Psychology and the Social Behavior of Monkeys and Apes),见《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第 1 卷,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