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1972
P. 79
叁 总释、总例 041
城
【原文】
《周官 · 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国中,城内也。经纬,涂也。
经纬之涂,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凡八尺。九轨积七十二尺。雉长三丈,高一丈。
度高以“高”,度广以“广”。
《春秋左氏传》:计丈尺,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量事
期,计徒庸,虑材用,书糇粮,以令役,此筑城之义也。
《公羊传》:“城雉者何?五版而堵,五堵而雉,百雉而城。”天子之城千雉,
高七雉;公侯百雉,高五雉;子男五十雉,高三雉。
《礼记 · 月令》:每岁孟秋之月,补城郭;仲秋之月,筑城郭。
《管子》: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吴越春秋》:鲧越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说文》:城,以盛民也。墉,城垣也。堞,城上女垣也。
《五经异义》:天子之城高九仞,公侯七仞,伯五仞,子男三仞。
《释名》:城,盛也,盛受国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城上垣谓之睥
睨,言于孔中睥睨非常也;亦曰陴,言陴助城之高也;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
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
《博物志》: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自禹始也。
【译文】
《周官 · 考工记》中说:“匠人修建城邑,方圆九里,每边有三座城门。城中
南北干道三条,每条干道有三条南北向道路; 东西干道三条,每条干道有三条东
西向道路,这些道路能够驰骋九辆马车。王宫的宫门高度为五雉,宫墙的高度为
七雉,城墙的高度为九雉。”(国家,就在城里面。经纬,就是南北方向和东西方
向的道路。经纬上的道路,都可以容纳九辆马车。轨叫作辙广,宽度一般为八
尺。九轨一共为七十二尺。雉的长度一般为三丈,高为一丈。可以用它的高来度
量物体的高度,用它的长度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春秋左氏传》中说:“计算城墙的长度, 设定城墙的高矮, 测量城墙的厚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