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1970
P. 57
第
第
第
的教育,都是顺应后天形成的意识。
第
道家讲,要回归本心。什么叫“本心”?我们的爹妈都是为我们好,可
他们怎么为我们好呢?其实是按照他们的价值观认为的对我们好,从来不
问我们喜不喜欢。比如,有些小孩得了厌食症,家人说孩子厌食,可小孩
怎么说?小孩说:“为什么大人不厌食?因为饭都是大人做的,他们做的饭
都是他们喜欢吃的。”大人从来不考虑孩子想吃什么,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
和逻辑给孩子做饭,孩子可不就厌食了。
养心是什么?养的意思就是顺应,养心就是发现自己的本心,知道自
己最需要的东西。带孩子也是一样,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
岁之前观察孩子的天性,他是什么样的人,他对什么有兴趣,他讨厌什么,
然后你再教育他。我们现在不是这样教育,而是爹妈喜欢什么就给孩子
什么。
25. 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养性就是涉及本性的东西,也是要顺应。道家讲:“各从其欲,皆得所
愿。”这是《黄帝内经》里的话,如果你非要把一个左撇子改成右手,这对
他来说很痛苦,为什么这么要求他?你认为大众是这样,因此他也应该这
样。这就是暴力,会把他的个性给抹杀掉的。
养心和养神基本上是一致的,因为古代的“心”字本身就不指肉质的
心脏,我们管肉质的心脏叫心包。你看中医讲的五脏六腑,这些器官的字
都带肉月旁,“胃”的“月”在底下,“肠”“胆”的“月”在边上,只有一
个脏没有肉月旁,就是心。这说明什么?说明心就不是一个有形有质的东
西,而是一个形而上的东西,因此,心和神一般都是画等号的,养心跟养
神是一样的。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