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1958
P. 52
二、向戌弭兵
晋楚争盟,几乎每年动兵。小国不胜其扰,两大国不耐其烦。然
而通常不过是南部小国属楚,北部小国属晋,两国都没有独占诸小国
的把握。竞争了七八十年,最后宋国左师向戌出来为两国讲和。公元
前 546 年 7 月,诸侯在宋都蒙门外订立弭兵之约。参与结盟的有晋赵
武、楚屈建等各国大夫及小国君主。会前,晋、楚约定除齐、秦外各
国都要向晋、楚朝贡。由于当时晋国内部出现大夫专政兼并,无力与
楚进行战争,而楚国受到吴国牵制,也无力同晋争霸中原,所以结盟
后,与会国停止战争,暂时维持了九年的和平。
三、晋楚并衰与吴之兴起
国际和平似乎只是理想。晋楚勉强弭兵八九年之后,就又争盟
如故。但两国由于种种的内外因缘,都渐趋衰弱。代兴的是东南隅的
吴国。吴本由晋提携起来,以便抗楚。后来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伍子
胥,国势盛强,于公元前 506 年大举伐楚,五战楚皆败,楚昭王出
逃,郢都失陷。吴国的崛起使国际全局大变,春秋局面也由此告终。
28 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