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1869
P. 26
分类 兽脚亚目
1 m 4 m 6 m 8 m
4 m
“沙湾中国龙”
最大
纪录
1 : 40.23
标本: IVPP V31
2 m
全长: 9.2 m
臀高: 2.55 m
体重: 1.7 t
化石材料:背椎
体型推测可信度:
最大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II 第二大纪录
一块地质年代处于早侏罗世(赫塘期,距今 2.013 亿〜 1.993 亿 “禄丰角鼻龙”属于早侏罗世时期(辛涅缪尔期,距今 1.993 亿〜
年),来自泛大陆东北部(现中国)的大块椎骨,在一堆蜥脚亚目和 1.908 亿年),分布于泛大陆东北部(现中国),被发现有大型的距
其他兽脚亚目恐龙混合残骸中被发现。它可能属于一个名为中国“双 骨、跟骨。它可能是一个三叠中国龙的成年个体,长约 7.5 m,重约
脊龙”的大型标本,其体重比河马还重,它是一个危险的掠食者,除 820 kg。
了体型比同期其他恐龙大,还因其身体瘦长而非常敏捷。 “沙湾中国
龙” (Sinosaurus shawanensis)的名称出现在一个网络上的恐龙列表
中,并非正式命名。
足迹 a b
属于腔骨龙类的足迹通过以下这组足迹化石
65 cm 1.5 cm
被广为人知:安琪龙足迹、张北足迹、重龙足迹、
次三趾龙足迹、双脊龙足迹、实雷龙足迹、极大
龙足迹、跷脚龙足迹、郁足迹、伊氏龙足迹、金
最大纪录 李井足迹、新三趾龙足迹、卡岩塔足迹、康美龙 最小纪录
足迹、禄丰足迹、马斯提斯龙足迹、巨三趾龙足
a. 未命名:早侏罗世最大的兽脚亚目恐龙 迹、新三趾域迹、澳托足迹、似虚骨龙足迹、副 b. 跷脚龙足迹未定种:早侏罗世最小的足迹属于
足迹可能是由一些类似于中国龙的种类留下的。 跷脚龙足迹、近鸟足迹、分叉翘脚龙足迹、狭足 一个腔骨龙类恐龙的幼年个体。它曾生存于泛大陆西
它不同于巨齿龙的不对称足迹。它被发现于泛大 迹、塔尔蒙足迹、威远足迹、杨氏足迹或资中足 北部(现美国新泽西州)。
陆北部(现波兰)。 迹,不过现在认为它们中的一些其实是同物异名。
40 cm
4 m
未命名足迹 “沙湾中国龙” 跷脚龙足迹未定种 三叠原美颌龙
8.6 m/1.35 t 9.2 m/1.7 t 22 cm/11 g 1 m/1.3 kg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