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谢谢你是我妈妈
P. 17

兵书,但那是怎样一类的东西呢?亦因失传,不得而知。
                   原来文武是经国的两翼,中国以四书五经为文经,故把有力

               的兵书,称为兵经或武经,以匹配之。其中,最被重视的兵书是
              《孙子兵法》。

                   汉唐以来,把兵书当作武学生的教科书。我们看《后汉书》
               所记“立秋之日……兵官皆习孙吴兵法,六十四阵”以及《宋史》

               所载“习七书兵法,骑射”等语,便可了然。且兵经之称,早见
               于《战国策》,《隋书 · 经籍志》也有《孙子兵经》二卷的记载。至

               称武经,则以唐代注释《孙子兵法》的杜牧为最早,其诗说:“周
               孔传文教,萧曹授武经。”又从《宋史》所记“圣朝稽古,崇兹武
               经”以及早年宋曾公亮等撰《武经总要》诸书来看,可知唐宋以

               后兵书被称为武经。
                   再据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所载,宋元丰中宣布《六韬》

              《孙子》《吴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为武学所用兵书,号称“七书”,此乃“七书”名称的起源。后

               来,国子司业朱服曾改其次序为《孙子》《吴子》《六韬》《司马
               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黄石公三略》。又宋王应麟的《小

               学绀珠》曾把《三略》《六韬》置于《尉缭子》之后,《李卫公问
               对》之前,故“七书”次序的编排,因人而异,并无一定的标准。
               在“七书”中,《六韬》是假托的,已述于前。且《黄石公三略》

              《司马法》《尉缭子》亦为杜撰,《吴子》《李卫公问对》也没有
              《孙子》那样的真确性。实实在在只有《孙子兵法》才是东方唯一

               最古老而最可信的兵书。






                                                                   总  论    3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