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2026
P. 53
与团体中其他人拥有共同价值观,这让人自在;同学聚会这样单
纯的事也会让人非常开心,因为你们年纪一样,在同一个地方长
大,接触到的是同样的歌曲、电影等。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去结交
外国人?为什么要邀请门房来打桥牌?我们看不出他会享受机智
对答,那真的是太难了。
早在丹尼尔 · 卡尼曼的研究问世前,奥尔波特就预先指出,
我们在心里做出不合理的归类与做出合理的归类同样容易,事实
上更容易,因为情绪通常会助长我们的偏见。人们很容易因为在
巴黎的一次恶劣遭遇就建立起对整个“法国人”的看法,即使在
与其他法国人有过中性或正向的接触后,要卸除最初的看法还是
很困难。而偏见还可以以一种隐秘的方式运作,那就是接受“有
些好的犹太人”。这种例外潜藏的思想是仍对这些群体中的“多
数人”抱持偏见。甚至让人们在不打破潜在偏见的前提下,抗议
道:“我有些好朋友是犹太人。”
奥尔波特引用了斯宾诺莎说的“爱的偏见”(现在我们称之
为“晕轮效应”),也就是以过度美化的眼光看待一个人、一个地
方或一种观念。然而相信我们的配偶或孩子不会做错事,不会在
社会上造成任何不良后果,但是带着“恨的偏见”的人会。奥尔
波特指出了偏见的五个层级。
仇恨言论:说出偏见,通常是在想法相似的朋友之间。
回避:采取措施避免接触不喜欢的群体,即使会带来不
方便。
歧视:积极尝试将某个群体的成员排除在雇佣、教育、住
02 — 戈登 · 奥尔波特
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