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2000
P. 13

总 论     05






                     的原有土地不过中国的一省,原有的文化几乎全是隋唐以来自中国
                     学去的。近四十余年以来,日本居然能在国际上做一个头等的国

                     家,就是因为日本接受近代文化很快。我们也可以把俄国作个例

                     子。俄国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
                     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

                     末年,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
                     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到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

                     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

                     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
                     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

                     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

                     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土耳其的命运也足以表示近代文化左右国家富强力量之大。在

                     十九世纪初年,土耳其帝国的土地跨欧、亚、非三洲,土耳其人也
                     是英勇善战的。却是在十九世纪百年之内,别国的科学、机械和民

                     族主义有一日千里的长进,土耳其则只知保守,因此土耳其遂受了
                     欧洲列强的宰割。到了一八七八年以后,土耳其也有少数青年觉悟

                     了非维新不可,但是他们遇着极大的阻力。第一,土耳其的国王,

                     如我国的清朝一样,并无改革的诚意。第二,因为官场的腐败,创
                     造新事业的经费都被官僚侵吞了、浪费了。国家没有受到新事业的

                     益处,人民已加了许多的苛捐杂税,似乎国家愈改革就愈弱愈穷。

                     关于这一点,土耳其的近代史也很像中国的近代史。第三,社会的
                     守旧势力太大,以至有一个人提倡维新,就有十个人反对。总而言

                     之,土耳其在十九世纪末年的维新是三心二意的、不彻底的、无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