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1985
P. 47

布置有文化教育意义的短期变换的展览。

                    这所谓的千步廊是怎样产生的呢?谈起来,它的来历与发展是很有意
                思的。它的确是街市建设一种较晚的格式与制度,起先它是宫城同街市之

                间的点缀,一种小型的“绿色区”。金、元之后才被统治者拦入皇宫这一
                边,成为宫前禁地的一部分,而把人民拒于这区域之外。

                    据我们所知道的汉、唐的两京,长安和洛阳,都没有这千步廊的形
                制。但是至少在唐末与五代城市中商业性质的市廊却是很发展的。长列廊

                屋既便于存贮来往货物,前檐又可以遮蔽风雨以便行人,购售的活动便都
                可以得到方便。商业性质的廊屋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它的普遍应用是由

                于实际作用而来。至今地名以廊为名而表示商区性质的如南京的估衣廊等
                是很多的。实际上以廊为一列店肆的习惯,则在今天各县城中还可以到处

                看到。
                    当汴梁(今开封)还不是北宋的首都以前,因为隋开运河,汴河为其                                        二七

                中流,汴梁已成了南北东西交通重要的枢纽。为一个商业繁盛的城市。南
                方的“粮斛百货”都经由运河入汴,可达到洛阳、长安。所以是“自江淮

                达于河洛,舟车辐辏”而被称为雄郡。城的中心本是节度使的郡署,到了
                五代的梁朝将汴梁改为陪都,才创了宫殿。但这不是我们的要点,汴梁最

                主要的特点是有四条水道穿城而过,它的上边有许多壮美的桥梁,大的水
                道汴河上就有十三道桥,其次蔡河上也有十一道,所以那里又产生了所谓

               “河街桥市”的特殊布局。商业常集中在桥头一带。
                    上边说的汴州郡署的前门是正对着汴河上一道最大的桥,俗称“州桥”

                的。它的桥市当然也最大,郡署前街两列的廊子可能就是这种桥市。到北
                宋以汴梁为国都时,这一段路被称为“御街”,而两边廊屋也就随着被称为
                                                                                          贰
                御廊,禁止人民使用了。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宫门宣德门南面御街阔
                                                                                          故宫南的天安门
                三百余步,两边是御廊,本许市人买卖其间,自宋徽宗政和年号之后,官

                司才禁止的。并安立黑漆杈子在它前面,安朱漆杈子两行在路心,中心道
                不得人马通行。行人都拦在朱杈子以外,杈内有砖石砌御沟水两道,尽植
                                                                                          广场
                莲荷,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春夏之日,望之如绣”。商业性质的市廊变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