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1981
P. 58

038  孩子  挑战



           他们拿我没办法,这就是我在这个家庭的价值。”当然,这些话
           并不是乔治说出来的,而是他潜意识中的想法。乔治为了能夺
           回妈妈的关注,才做出不良的行为。他并不快乐,因为他遇到

           了自认为无法跨越的障碍(弟弟大卫),变得灰心丧气,转而从
           反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找不到其他办法来克服阻碍。
           与什么都不会做的小婴儿相比,乔治实际上有更多的优势,但

           是他没有发现。妈妈每次因为他惹麻烦而做出反应,其实都是
           在鼓励他继续惹麻烦。再加上爸爸对他的责骂:“你怎么就不能
           像你弟弟那样呢?”乔治便更加认为弟弟已经占据了“好孩子”
           的位置,更加确信他只有做“坏孩子”才能赢得父母的关注。

           随着逐渐长大,大卫他越来越知道要更好地表现,以给哥哥增
           加压力,并刺激哥哥越发不听从父母让他好好爱护弟弟的要求,
           也越发将弟弟视作自己的“敌人”。大卫通过一边故意激怒哥

           哥“惹麻烦”,一边努力保持自己“好孩子”的形象,牢牢守住
           了自己的位置。父母责骂“坏孩子”并称赞“好孩子”的做法,
           又加剧了这两个孩子之间的敌对关系。于是,这家人之间的关
           系就这样相互影响着。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孩子对外在环境的反应各
           不相同。我们并没有一个黄金准则可以帮助家长预测未来会发
           生什么,但是,了解有关家庭位置的知识,有助于各位家长明

           白之前的许多困惑。敏锐的观察能够给人意想不到的领悟。一
           旦我们明白了孩子为什么那样做,就能更灵活地应对。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