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1958
P. 32
a
由于商王国的衰弱,王权也随之不振。盘庚迁殷(前 1300 年) 以后,
内乱消弭,逐渐形成了以殷都为中心的王畿,王朝的地位才渐渐稳
固。正因为有了政治和经济实力雄厚的王畿为后盾,商王国才得以凌
驾于诸方国之上,形同中央王国。
此时的商王经常以诸侯之长和盟主的身份对外行使王权,以命令
的口吻支使方国首领。殷墟卜辞中有许多商王“呼”“令”某侯、某
伯的记载,说明商王对某些方国有一定的支配权。西方最强的周在名
义上也承认商王为天子。此时似乎没有成周式的封建制度,但部落间
已有一种与封建制相近的比较精密的组织。天下一家的观念,此时大
概已很普遍;名义上的共主就是这个观念的象征。
商王的对外权力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商王国内部,商王的
权力则是至高无上的。王权的至尊,是由社会内部结构所决定的。
从社会内部结构来看,商王国是一个宗族国家,以宗族体系为基
础。在宗族政治体制下,商王具有多重身份,他既是王国的首领,又
是同姓宗族的大族长,亦是异姓宗族的君主,集王权、族权、政权于
一身。在王国内部,商王自称“余一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无
异于专制君主。
商王的王位继承以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兄终弟及是传
统的王位继承法,武乙以前的诸王,兄死由弟继承,直至无弟可传,
然后传子。这种继承制度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有一定的随意性,容易
导致争夺王位的现象。武乙以后的诸王均为父死子继,传子制取代了
传统的兄终弟及制,这一制度为后来的周人所沿袭。
a 全书括号内容均为原文作者所注,仅代表原文作者个人的学术历史观。——编者注
8 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