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1935
P. 36
012 幸福之路
得在童时经历过的。既然此种乐趣不可复得,他便觉得一切
都乏味;既然他不得不犯罪,他就决意痛痛快快地犯罪了。
当他堕入情网时,他是在寻找慈母式的温柔,但他不能接受,
因为,心中存着母亲的图像,他对任何与他有性关系的女子,
感觉不到丝毫敬意。失望之余,他变得残忍,随又忏悔他的
残忍,重新出发去兜着那幻想的罪过和真正的悔恨的凄惨的
圈子。多少表面看来是狠心的浪子,其心理状态就是如此。
把他们诱入迷途的,是对于一个无法到手的对象的崇拜(母
亲或母亲的代替物),加上早年所受的可笑的伦理教训。从早
年信仰和早年情爱中解放出来,是这批“孺慕”德行的牺牲
者走向快乐的第一步。
“自溺狂”在某个意义上是普通的犯罪意识的反面,特征
是惯于自赞自叹,并希望受人赞叹。在某程度内,这情操无
疑是正常的,无所用其惋惜;它只在过度的时候才成为一桩
严重的祸害。有许多女子,特别在富有社会里,爱的感觉力
完全消失了,代之而兴的是一股强烈的欲望,要所有的男人
都爱她们。当这种女子确知一个男人爱她时,她便用不着他
了。同样的情形,在男子方面也有,不过较为少见罢了。虚
荣心到了这个高度时,除了自己以外,对任何人都生不起兴
趣,所以在爱情方面也没有真正的满足可以得到。可是旁的
方面的趣味,失败得还要悲惨。譬如,一个自溺狂者,被大
画家所受到的崇拜鼓动之下,会去做一个艺术学生,但既然
绘画之于他不过是达到一个目标的手段,技巧也就从来引不
起他的兴味,且除了和他自身有关的以外,别的题材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