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逻辑新引 怎样判别是非
P. 42

而定。如果某一时期的技术水准不足以度量某一事物 X,那么我们没

           有理由说在日后技术水准进步时我们不能度量它。脑电波、撒谎时的
           心理之生理的效应等,在从前是被认为不可度量的,现在则可以。

               定量思想乃现代文明的标记。有而且只有将研究的题材度量化
          (quantification) ,予以数学的处理,知识的精确程度和互为主观的程

           度才可增加。当然,这话并不涵蕴科学的题材目前可以完全度量化。
           这话也不涵蕴统计资料已可当一决定程序(decision procedure)看。

           不过,无论怎样,度量化乃科学研究应趋的道路。
              (六)有人说,科学从来不能够“说明”经验现象。科学只能

          “记述”经验现象。因此,现象以外的实在世界也就非科学之所能及。
               把宇宙分作“现象”与“实在”是一种传统的错误。为什么耳之

           所闻、目之所见偏偏不是实在的,而心里所想的形式就一定是实在的
           呢?为什么是实在的必须是在思议中永恒不变的,而在思议中不是永

           恒不变的便不是实在的?“现象”和“实在”之划分线又在哪里?何
           以可感觉的是表面的,而不可感觉的则是在背后的?何以“现象”一

           定次于“实在”?
               这些问题,有一方面是名词之争,而深藏于其间的则为一价值判

           断:自柏拉图以降,许多人将可观察的东西看得很轻,而将心灵的建
           构看得很重。当然,浸透于这一价值判断背后的,尚有一情感成分。

           有人好追求那“永恒不变的世界”。他们把“眼前可变的世界”看作
           过眼浮云。

               从认知的层界着眼,把宇宙分作“现象”和“实在”而又轻重
           扬抑于其间,根本是毫不相干的举动。要说是“实在的”,则凡有的,



           28   逻辑新引  怎样判别是非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