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西南联大艺术通识课
P. 49

烧使蜡熔解流出,遗留之空隙为浇铸时之铜液填充,即成型。在战国

               以前是否已经使用尚难证实。            a
                   青铜器的装饰在设计时就知道利用铸造技术上的特点,避免铸造

               技术上的种种困难。殷代铜器上往往有突出的觚棱,就是因为陶范拼
               合时有不能完全密合的缺点,主动加以利用而产生的。而且每一块陶

               范上的花纹各自形成一个完整单位,以避免两范拼合时花纹相错,因
               而取得对称或重复连续花纹的效果。青铜器上装饰面的分割也就是由

               于陶范的分块,因而装饰和造型是密切结合的。西周以后,青铜器花
               纹粗犷单纯,也和器壁变薄有关。战国时期更充分利用了捺印花纹的

               简便方法,产生了繁复的图案。
                   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与造型及装饰方法的密切联系,说明中国

               工艺美术中有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传统。
                   青铜器的制作主要是为了日常使用,但也常用来殉葬。现在保存

               下来的青铜器,几乎都是从古代坟墓中得到的。从殉葬的情况也可以
               推测日常使用的情况,譬如在古代,往往一件炊煮器、一件食器、一

               件贮酒器构成一组,就代表了一个人多方面的生活需要。所以古墓中
               发现成套的器皿对于研究古代生活很有帮助。古代制作铜器是隆重的

               事情,例如祭祀、赏赐、战争、征伐、嫁女等等。但也有些青铜器制
               作时是以装饰为目的的,例如特别华丽的一些兵器(图 1)。

                   总之,青铜器在古代贵族生活中有重要地位,也集中地表现了工




               a  1978 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了用蜡模法铸造的青铜器,证实战国前已经使用了这种
                  技术。


                                                 从原始社会到战国时代的艺术     21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