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谢谢你是我妈妈
P. 43
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
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
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
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按:我国古代政府采取征兵制度,士兵是从国民中抽出的壮
丁,所以民即兵,兵即民,好比现今列强所采取的“全国皆兵主
义”。但《孙子兵法》《孟子》所谓“民”,非仅指一部分兵卒,且
指全体国民。)
在现代,元首或政府厉行廉洁政治,救济失业人口,改善人
民生活,改良社会制度,发展产业与文化等,总之,为人民除痛
苦,谋利益,是谓有道。这样,人民便信仰政府,形成坚牢的团
结力,若政府为正义而战,或为民族生存而战,乃动员他们去作
战,他们必定服从命令,踊跃牺牲,不畏避,不叛变。总之,道
的目的,在使民族一致团结,或举国一致。
道与精神力
战争的胜败,关乎民族精神的一致团结与否至巨。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德将鲁登道夫于一九三五年,发表《总体战》一书,
是书为彼一生兵学研究与作战经验的结晶,其中反复阐明民族精
神的一致团结为全体性战争的基础,彼说:“一国之国防力,植根
于其民族中。国防力为民族中之一种成分,视其民族之物理力、
经济力及精神力之大小以定,而全体性战争中之国防力之大小以
定,其中尤以精神力为重要,所以使民族武力一致团结者为精神
《孙子兵法》详解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