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2040
P. 25

第一章  群方之冠:桂枝汤             003





                       在宋代,中医理论是被大家忽略的。但从宋代开始,很多人就

                  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比如许叔微,他就开始讲张仲景的《伤寒论》
                  里边的道理,他为什么这么用药?他的方剂应该怎么用?张仲景所

                  用的方子的原理是什么?他特别严谨地把张仲景的思路给您讲得很

                  清楚。
                       张仲景的方子特别精到,一个方子里边用的是什么思路,比如有

                  三个方向的思路,那后世的人就可以增加、调整药材——这个方法是
                  张仲景提出来的。比如苓桂术甘汤,茯苓是祛湿的,后世的人就可以

                  多增加几味祛湿的药;桂枝是温阳的,就可以增加点其他温阳的药;
                  白术是补脾的,也可以再增加其他补脾的药;甘草是和中的,如果您

                  的方子中有祛湿、补脾、温阳这几个方向的药,还可以再增加这几个

                  方向的其他药。
                       当时大家用成方用得太多了,不怎么讲原理,其实这有很多问
                  题。于是,许叔微就开始给大家讲,方子应该怎么用,什么情况下又

                  能怎么用,里边有什么道理……

                       许叔微是一个辨证大家,他把辨证论治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
                  地位,他认为方子必须要在辨证体系的指导下,有指征了才能用,您

                  不能拿来就随便乱试。在许叔微的医案里边经常碰到别的医生辨证不
                  清乱用药,有时候他说话也不客气,经常说,“这个庸医没治好”。许

                  叔微讲道理,经常说“非汝所知”,就是道理您不懂,所以您用不好,
                  您不看书您怎么能懂?

                       不看书,也不懂理论,却拿了方子来乱套。什么症状,属于什么

                  汤证,该用什么方子,为什么这么用,许叔微就把辨证讲得很清楚。
                  所以,他对中医的发展、贡献就是摆脱了单独的方子,把方子放到汤

                  证、辨证体系、中医理论里边使用。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