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2018
P. 6
统的。对于国故,亟应起来整理,方能使人有研究的兴趣,并能使有
研究兴趣的人容易去研究。
“国故”的名词,比“国粹”好得多。自从章太炎著了一本《国
故论衡》之后,这“国故”的名词于是成立。如果讲是“国粹”,就
有人讲是“国渣”,“国故”(national past)这个名词是中立的。我们
要明了现社会的情况,就得去研究国故。古人讲,知道过去才能知道
现在。国故专讲国家过去的文化,要研究它,就不得不注意以下四种
方法:
一、历史的观念 现在一般青年,所以对于国故没有研究兴趣
的缘故,就是没有历史的观念。我们看旧书,可当它作历史看。清乾
隆时,有个叫章学诚的,著了一本《文史通义》。上边说:“六经皆史
也”,我现在进一步来说:“一切旧书——古书——都是史也”。本了历
史的观念,就不由然而然地生出兴趣了。如道家炼丹修命,确是很荒
谬的,不值识者一笑。但本了历史的观念,看看他究竟荒谬到了什么
田地,亦是很有趣的。把旧书当作历史看,知它好到什么地步,或是
坏到什么地步,这是研究国故方法的起点,是“开宗明义”第一章。
二、疑古的态度 疑古的态度,简要言之,就是“宁可疑而错,
不可信而错”十个字。譬如《书经》,有《今文尚书》和《古文尚
书》之别。有人说,《古文尚书》是假的,《今文尚书》有一部分是真
的,余外一部分,到了清时,才有人把它证明是假的。但是现在学校
里边,并没把假的删去,仍旧读它全书,这是我们应该怀疑的。至
于《诗经》,本有三千篇,被孔子删剩十分之一,只得了三百篇。《关
2 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