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1984
P. 27

主和封建初期的王侯,都拥有一切财富:他们的财产包括为他们劳动的人

                民——奴隶和俘虏。什么帝,什么王都迫使这些人民为他们建造他们所需
                要的建筑物。他们所需要的建筑是怎样的呢?多半是利用很多奴隶的劳动

                力筑起有庞大体积的建筑物。
                    例如:因为他们要利用鬼神来迷惑为他们服劳役的人民,所以就要筑

                起祭祀用的神坛;因为他们时常出去狩猎,就要建造登高远望的高台;他
                们生前要给自己特别尊贵高大的房子,所谓“治宫室”以显示他们的统治

                地位;死后一定要极为奢侈坚固的地窖,所谓“造陵墓”,好保存他们的尸
                体,并且把生前的许多财物也陪葬在里面,满足他们死后仍能占有财产的

                观念。他们需要防御和他们敌对的民族或部落,他们就需要防御的堡垒、
                城垣和烽火台。虽然在殷的时代宫殿(图 2- 1 )的结构还是很简单的,但比

                起更简单而原始的穴居时代,和初有木构的时代当然已有了极大的进步。
                    到了周初,建筑工程的技术又进了—步。《诗经》上描写周初召来“司                                       七

                空”“司徒”,证明也有了管工程的人,有了某种工程上的组织来进行建筑
                活动,所谓“营国筑室”也就是有计划地来建造一种城市。所谓“作庙翼

                翼”,立“皋门”“应门”等等,显然是对建筑物的结构、形状、类型和位
                置,都做了艺术性的处理。

                    到了春秋和战国时期,不但生产力提高,同时生产关系又有了若干转
                变。那时已有小农商贾,从事工艺的匠人也不全是以奴隶身份来工作的,

                一部分人民都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墨子就是一个。又如记载上说“公输
                子之巧”,传说鲁班是木工中最巧的匠人,还可以证明当时个别熟练匠人虽

                仍是被剥削的劳动人民,但却因为他的“巧”而被一般人民重视的。在建
                筑上七国的燕、赵、楚、秦的封建主都是很奢侈的。所谓“高台榭”“美宫

                室”的作风都很盛。依据记载,有人看见秦的宫室之后说:“使鬼为之,则
                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推断当时建筑技术必

                是比以前更进步的,同时仍然是要用许多人工的。
                                                                                            建筑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