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1984
P. 23
穴居到木构的建筑就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增加了经验,丰富了知识而来。
所以:
一、建筑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克服自然,改变自然的斗争的纪录。这
个建筑活动就必定包括人类掌握自然规律,发展自然科学的过程。在建造
各种类型的房屋的实践中,人类认识了各种木材、石头、泥沙的性能,那
就是这些材料在一定的结构情形下的物理规律,这样就掌握了最原始的材
料力学。知道在什么位置上使用多大或多小的材料,怎样去处理它们间的
互相联系,就掌握了最简单的土木工程学。其次,人们又发现了某一些天
然材料——特别是泥土与石沙等——在一定的条件下的化学规律,如经过
水搅、火烧等,因此很早就发明了最基本的人工的建筑材料,如砖,如石
灰,如灰浆等。发展到了近代,便包括了今天的玻璃、五金、水泥、钢筋
和人造木等等,发展了化工的建筑材料工业。所以建筑工程学也就是自然
科学的一个部门。 三
二、建筑又是艺术创造。人类对他们所使用的生产工具、衣服、器皿、
武器等,从石器时代的遗物中我们就可看出,在这些实用器物的实用要求
之外,总要有某种加工,以满足美的要求,也就是文化的要求,在住屋也
是一样。从古至今,人类在住屋上总是或多或少地下过功夫,以求造型上
的美观。例如:自有史以来无数的民族,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同
时在建筑艺术上,是继续不断地各自努力,从没有停止过的。
三、建筑活动也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如宫殿、
庙宇、民居、仓库、城墙、堡垒、作坊、农舍,有的是直接为生产服务,
有的是被统治阶级利用以巩固政权,有的被他们独占享受。如古代的奴隶
主可以奴役数万人为他建筑高大的建筑物,以显示他的威权,坚固的防御
建筑,以保护他的财产,古代的高坛、大台、陵墓都属于这种性质。在早
期封建社会时代,如:吴王夫差“高其台榭以鸣得意”,或晋平公“铜鞮之
宫数里”,汉初刘邦做了皇帝,萧何营未央宫,就明明白白地说:“天子以四
建筑
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从这些例子就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封建霸主剥
削人民的财富,奴役人民的劳力,以增加他的威风的情形。在封建时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