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1961
P. 36

024         中国皇帝全传·上






             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了。和刘长相比,刘恒孤儿寡母,势单力孤,几乎没有什么外
             戚,心有余悸的群臣,一致决定拥立性情温和的刘恒即位。

                  突如其来的好事临头,却让刘恒万分担心。在他看来,这或许是朝中出了乱
             子,有人要借机清除自己,因此面对几拨使者的禀告,他还是迟迟不敢动身前往京

             城。后来还是手下的臣子宋昌力排众议,并占卜一卦,卦象显示大吉大利,刘恒这
             才胆战心惊地前往京城长安。
                  在走到距离长安五十里的时候,刘恒又止步不前,派宋昌入城探听虚实。直到

             得到宋昌的肯定答复后,他才率队入城,登基称帝,是为汉文帝。



                           励精图治,勤俭节约,开创“文景之治”


                  刘恒即位之初,根基浅薄,他采取了两项措施来巩固自身的地位。一是大力封
             赏有功之臣,除自己心腹宋昌、张武外,那些在拥立刘恒即位过程中有大功的臣

             子,都得到了一定的赏赐,刘氏宗亲也受到了刘恒很好的照顾。善于拉拢人心的刘
             恒,慢慢取得了王公贵族们的大力支持。

                  另一项措施是在皇权得到初步稳固之后,他又通过“敲山震虎”的方式,通过
             几次的升降任免,将老将周勃收拾得服服帖帖,周勃臣服后,其他功臣宿将也不敢
             造次了。

                  朝中太平后,文帝又下手整治诸王的叛乱问题。文帝三年(前 177 年),济北
             王刘兴居起兵造反,被文帝平定;三年后,淮南王刘长举兵起事,也很快被文帝拿
             下,诸王的不臣之心自此削减了许多。

                  文帝身边的近臣贾谊,针对诸王势力“尾大不掉”的局面,曾上书文帝《治安
             策》,请求文帝对诸王实施“削藩”的政策,以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稳固皇权。但
             当时的文帝,治国的重心在恢复社会生产方面,同时他认为时机还不是太成熟,所

             以贾谊的提议并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后来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社会治理上,文帝堪称一代明君。他除了继续推动汉初休养生息的策略之外,

             为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他还采取多项进一步减轻民众税负的措施,如
             将田租从以前的“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下令成年男子每三年为国家服役
             一次;准许私人开采国家的矿产等。这些措施的施行,均以安民为本,极大地减轻

             了民众的负担,使得西汉王朝的社会经济渐趋繁荣昌盛。
                  而在个人私德方面,文帝的行为也极具楷模和表率。他勤政节俭,带头倡导节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