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1958
P. 65
约列国进行夹击,终致魏降为二等国,此外秦又极力向蜀进展,最后
将这块人口稀少的沃土完全吞并。当时张仪力主伐韩,而司马错主张
伐蜀。司马错认为伐韩必将引起列国纷争,使秦陷于不利境地;而蜀
国地处偏僻,实力弱小,以秦攻之,如豺狼逐羊群,且不会引发山东
各国的矛盾。于是灭蜀。这是战国时代中国政府夷狄事业中最重要的
事件,因为蜀是秦并六国的经济基础。
三、秦霸天下
魏国衰弱之后,天下的强国为秦、齐、楚。在三国中秦的势力日
益增厚。秦惠文王在位期间,任用贤能,推行法制,并不断向外拓展
领土。公元前 330 年,秦惠文王命大良造公孙衍在雕阴(今陕西甘泉
县南)打败魏军。不久,魏尽献河西地于秦。秦以黄河、函谷关为界
抵御关东诸侯,进可攻,退可守,在战略上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公
元前 318 年,韩、赵、燕、楚、魏五国合纵攻秦,被秦军打败。其
后,张仪又游说拆散齐、楚联盟,秦乘机打败楚军,占领汉中。
齐国想趁燕内乱之机将其国完全吞并,但结果失败。具体缘由
是:公元前 312 年,燕王哙将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没想到子之当国
三年,政治败坏,民怨很大。齐国和中山国趁火打劫,攻入燕国,百
姓由于痛恨子之,竟然对侵略者表示欢迎,燕王哙和子之都死于非
命。后来齐军在燕国大肆屠杀抢掠,十分残暴,燕国人民于是又纷纷
起来反对齐军,齐军不得不退出燕国。齐的国际威势或许暂时提高,
但实力的伤耗很大。同时秦楚战争,楚国大败,将国防要地汉中割与
秦国。秦当初由魏所得的河西之地是秦向东发展的大道,现在汉中又
成为秦向南进攻的基地。所以,到公元前 311 年左右,在三强之中秦
的势力最为雄厚。
中国史通览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