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1955
P. 30

但是,有几种情况很容易让儿童对生命的意义做出错误的

           理解。大部分失败的人都有过这种童年经历。
               第一种情况是童年时身体有缺陷或患病的儿童。这些儿童

           历经苦难,很难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就是奉献。他们一直在关注

           自身,除非有亲人引导他们关注他人。长大一些后,他们会与
           他人进行比较,发现别人没有任何缺陷后会感到非常难过。进

           入社会后,他们还会因为别人的疏远、嘲笑或同情而感到深深
           的自卑。这些处境都会使他们变得孤僻内向,甚至攻击自己,

           他们会认为整个世界都在羞辱自己,自己对社会毫无用处。
               我想我应该是第一个研究器官异常、内分泌异常的儿童的

           人,这门科学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发展方向非我所愿。我

           从开始就在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而不是在研究失败以后将失
           败归因于遗传因素或身体条件。身体缺陷并不必然导致一个人

           采取错误的生活方式,而内分泌异常也不会对两个儿童产生同
           样的作用。事实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儿童克服了种种

           障碍,并发展出了特殊才能。
               因此,个体心理学绝不会鼓吹优生选择理论。许多为社会

           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从小就有身体缺陷,或者一直承

           受病痛的折磨,甚至英年早逝。人类许多伟大的发明,正是由
           这些人创造出来的。与缺陷的抗争锻炼了他们,让他们变得更

           为坚忍,奋勇向前。我们不能只通过身体状态来判断一个人的





        14  自卑与超越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