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1923
P. 38
了不起的敏感期:3-6 岁蒙台梭利养育法
也就是说,父母前后变化之差异,便在于“了解还是不了
解”。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提倡预习育儿知识。说到底,在预习
育儿方面做得最好的,还是蒙台梭利教育。
其次更重要的是,不管孩子处于什么阶段,这一阶段既然有
开始,那就有结束。
比如说敏感期,既然是一种“期限”,那么有开始,当然就
有终结。过了 6 岁,敏感期的典型特征就会基本消失。
蒙台梭利认为,父母或者老师如果忽视了孩子的敏感期,就
像“让孩子错过了末班车”。
也就是说,孩子的敏感期只有一次。
这么说虽有些残酷,却是事实。因此,“预习”是有必要的。
一旦错过,即使想到“啊,那时候是孩子的敏感期呀,如果我那
么做就好了”,也会成为“事后诸葛亮”,于事无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