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2019
P. 6
也有几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牧师的看法,这种看法怎么样呢?他是
从商周时代之最古文看起,到春秋战国时,即有诸子百家之文章,代
表那一时代的文学。到汉则以《史记》《汉书》,作该时代文学之代
表。到晋朝以后,又发生怪僻之文学,迄至唐朝,遂又复古,同时接
受了前朝历代的遗留,由当代文人,加以许多点染,于是有《唐诗
三百首》之创作,及“离骚”词赋,曲歌古文之类。当时文学作家中
之捣乱分子,进行词曲等之创作,所谓词者,诗之语也,曲者词之语
也,然无论其创作如何,仅能作当代正统文学之附属品,而不能以之
作为时代之代表。自唐宋而后,以至于元明清,甚至当代国学家之伪
国国务总理郑孝胥之流,殆未出乎摹古之范围。以上这种看法,总是
站在一条线上接连不断地来看中国文学史,这种看法,是牧师的看
法,文绉绉的,实在看不出什么内容来。至于兄弟今天是采用杀猪的
看法,且听兄弟道来:
文学史是有两种潮流,一种是只看到上层的一条线,一种是下
层的潮流,下层潮流,又有无数的潮流,这下层的许多潮流,都会影
响到上层去,上层文学是士大夫阶级的,他是贵族的,守旧的,保守
的,仿古的,抄袭的,这种文学,我们就是不懂也没要紧。我们要懂
中国整个文学史,必要从某时代的整个潮流去看,现在的文学史,是
比前时代扩大了,是由下层许多暗潮中看出来。诸位小姐太太们:凡
是历代文学之新花样子,全是从老百姓中来的,假使没有老百姓在随
时随地的创作文学上的新花样,早已变成“化石”了。
老百姓的文学是真诚朴素的,它完全是不加修饰的,自由的,从
2 文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