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2000
P. 62
048 中国近代史
历史上的精神领袖很少同时也是事业领袖,因为注重精神者往往
忽略事业的具体条件。在西洋社会里,这两种领袖资格是完全分开
的。管教者不必管事,管事者不必管教。在中国则不然:中国社会几
千年来是政教不分、官师合一的。所以在中国,头等领袖必须兼双层
资格。曾国藩虽注重为人,并不忽略做事,这是他的特别的第三点。
当时绿营之所以不能打仗,缘故虽多,其中之一是待遇太薄。曾氏在
起始办团练的时候,就决定每月陆勇发饷四两二钱,水勇发三两六
钱,比绿营的饷额加一倍。湘军在待遇上享有特殊权利。湘军作战区
域是长江沿岸各省,在此区域内水上的优势很能决定陆上的优势,所
以曾国藩自始就注重水师。关于军器,曾氏虽常说打仗在人不在器,
然而他对军器的制造,尤其对于大炮的制造,是很费苦心的。他用尽
心力去罗致当时的技术人才。他对于兵士的操练也十分认真,他自己
常去督察检阅。他不宽纵他的军官,也不要军官宽纵他的部下。
曾国藩的事业,如同他的学问,也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
他要救旧社会、旧文化,而那个旧社会、旧文化所产生的官僚反要和
他捣乱。他要维持清政府,但清政府反而嫉妒他、排斥他。他在长沙
练勇的时候,旧时的官兵恨他的新方法、新标准,几乎把他打死了,
他逃到衡州去避乱。他最初的一战是个败仗,他投水自尽,幸而被部
下救起来。他练兵打仗,同时他自己去筹饷。以后他成了大事,并不
是因为清政府和官僚自动地把政权交给他,是因为他们的失败迫着他
们求曾国藩出来任事,迫着他们给他个做事的机会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