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1985
P. 39
一九
《胪欢荟景图册》局部“珠联璧合”,展示乾隆年间各国使者带着
奇珍异宝在天安门外等候接见的情况 作者 佚名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 年), 最初名
“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朝顺治八年(1651 年)更名为天安
门。关于由承天门改为天安门有两种说法:一是后金入主中原后,为了长期统治中 壹
原,除了采用其他措施外,还在许多城门的名称上大做文章,天安门便是清政府希望
故宫的布局和
统治“长治久安”而改的名字。另一种说法是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后,来到承天门前,
抬头看见“承天之门”的匾额,不由得连声冷笑:你朱明王朝如果真有承天之运,又
怎会被我李闯王攻破国都?于是摘弓搭箭,射向承天门匾额上的“天”字。 清统治者
可能也听说了这个事,故而将“承天”改为“天安”。
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