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1985
P. 30

二、内庭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乾清门以北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即内廷三宫是也。乾清宫之

             东、西厢为端凝殿与懋勤殿,坤宁宫之东、西厢为景和门与隆福门。坤宁
             宫之北为坤宁门,以基化门、端则门为其两厢。其全部布置与外朝三殿大

             致相同,但具体而微。
                  除三殿、三宫外,紫禁城内尚有自成庭院之宫殿约三十区,无不遵此

            “一正两厢”之制为布置之基本原则。内庭三宫之两侧,东西各为六宫;在
             明代称为“十二宫”,清朝略有增改,以致不复遥相对称者,可谓后宫之各

            “住宅”。各院多为前后两进,罗列如棋盘,但各院与各院之间,各院与三
             宫之间,在设计上竟无任何准确固定之关系。外朝东侧之文华殿与西侧之

             武英殿两区,为皇帝讲经、藏书之所。紫禁城之东北部,东六宫之东,为

        一〇   宁寿宫及其后之花园,为高宗禅位后所居,其后慈禧亦居矣。此区规模之
             大,几与乾清宫相埒。西六宫西之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均为历代母
             后所居。

                  就全局之平面布置论,清宫及北平城之布置最可注意者,为正中之
             南北中轴线。自永定门、正阳门,穿皇城、紫禁城,而北至鼓楼,在长逾

             七公里半之中轴线上,为一贯连续之大平面布局。自大清门(明之“大明
             门”,今之“中华门”)以北以至地安门,其布局尤为谨严,为天下无双之

             壮观。唯当时设计人对于东西贯穿之次要横轴线不甚注意,是可惜耳。
                  清宫建筑之所予人印象最深处,在其一贯之雄伟气魄,在其毫不畏

             惧之单调。其建筑一律以黄瓦、红墙碧绘为标准样式(仅有极少数用绿瓦
             者),其更重要庄严者,则衬以白玉阶陛。在紫禁城中万数千间,凡目之所

        梁思成  及,莫不如是,整齐严肃,气象雄伟,为世上任何一组建筑所不及。

        林徽因


        讲故宫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