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1978
P. 42

014  婚姻  挑战



           实现自己的根本目的。爱的存在与否、爱的指向和程度、爱的
           持久度,都取决于一个人对自我与另一半之间关系的基本态度。
                                       1
           因此,对于一个具有高度社会兴趣 的人来说,爱可以是他对另
           一半所做的最大贡献——奉献他的所有乃至他自己。这是一个
           人渴望归属感的最真诚的表现。
               但是,对于一个缺乏社会兴趣的人来说,爱可能是带有敌

           意的工具,可以协助一个人远离社会群体。正是在这种对爱的
           滥用中,我们发现了伴随某些不理智的、禁忌的爱情中会出现
           的偏激乃至暴力行为。这样的爱情需要一种足够强烈的情绪,
           来压制自己某种常识观念或者心中良知,拒绝承担群体应尽的

           职责。越是违背社会常识逻辑的行为,越是需要足够有说服力
           的“证据”来证明他的无辜。那么,陷入一场不能自拔的爱情,
                              2
           不就是最好的借口吗?
               如果我们承认是根据自己的根本目的来选择爱的方向的,
           那么也就可以说,我们甚至是自己决定了自己是否要坠入爱河,
           只不过这样的决定我们通常觉察不到。
               在心理学上,意识到自己坠入爱河,是非常重要的时刻。

           此时的明显特征,是既渴望奉献自己,也渴望接纳对方,并且





           1  社会兴趣,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常用词,指一个人对与他人的交往感兴趣,对参与他
             人活动、对家庭和社会做贡献感兴趣,尤其对获得归属感感兴趣。——译注
           2  不是我不愿做合乎良知的事,而是我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失去了理智,所以,我
             的“理智不在场”了。——译注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