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子,80年代中国诗歌的最后一个春天
★ 海子之后,再没有诗歌让人动心。
——谢冕 诗人、诗评家、北京大学教授
★ “纪念一个狂飙突进的年代,纪念一个理想主义的世界。他们也许太过激进与喧哗,需要浇上一盆现实的冷水,但却显得如此真诚与感人。”
——文化学者 河西
★ “从《别哭,诺冰!》到《海子故事》,李斯先生摸索了20多年。那是一个不易重构的时代,那是殊难细察的最后的莫希干人,但是,李先生做到了。一个安徽青年以诗为命,为诗殉情的悲壮故事,在这里得到了福克纳式的充分展示。”
——诗人、剧作家 野夫
★海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被引用最多的中国现代诗人之一,他的抒情诗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已经浸入千百万中国青年的灵魂深处。
★美国学者爱德华·戴维斯(Edward Lawrence Davis):20世纪的中国现代诗歌,没有海子便不完整,海子结束了一个纯情时代,又开启了另一个神秘时代,他的诗让人想起韩波的“巴黎之怨”,珞尔迦的塔马里特诗和西韦尔夫人一系列惊人的幻觉意象,更让人想起犹太诗人保罗·策兰的“死亡赋格曲”(《中国当代文化百科全 书》海子条)。
★“有条不紊的平缓叙事,夹叙夹议的意识流手法,一粒诗的种子在麦地里播下,在草原上发芽,在高原上成长,在平原上成熟。思路清晰、感人至深,细细品读,每欲掩面而泣。李斯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已经消失的纯真时代,一个血与火的世界。”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教授 魏家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