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  

叙事认为人的行动不是受到不知名力量的引导,而是深

受个人价值观、期待、承诺、热情等因素的影响。当人越清

楚与认同自己所期待的生活状态,便越容易采取行动朝这样

的位置移动。在这个故事里,我让孩子有机会去思考“在团

队中的某个时刻,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这个发问就

是要让孩子站到自己生命主人的位置来思考这件事情,而非

通过外控的机制来塑造孩子的表现。当孩子说出对自己生命

状态的期待与偏好后,接下来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场域,让孩

子有机会去实践自己想要的故事,然后一步步用主人的位置

走在自己的故事里。

不论结果成功了多少,带着孩子去品味在这个实践过

程里,有哪些孩子喜欢的故事(经验)发生。这些喜欢的

故事在叙事取向里被称为“支线故事”,我也称之为“新故

事”。当这些新故事被孩子叙说、实践、回味时,孩子就越

来越能够沉浸在自己当主人的故事里。

叙事的氛围是要让人能够成为自己生命的中心,能够

为自己想要的生命状态发声与实践。就像这个故事里的情

节,重点不在于外在观点(也就是主流观点)认定的好标

准,也不在于带领者提供的单一标准,而是要让孩子成为

自己的主人,去实践自己想要的生命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