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 ·
有悟。
在禅里有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听见一阵凄哀的哭声,走过去一看,原
来是一只朝生暮死的小虫在那里哀号。
他就问:
“你为什么哭?”
小虫说:
“我的太太死了,我下半辈子不知道要怎么过。”
那个人不禁哑然失笑,因为那时已过中午,小虫再过半天就要死
了。不过,他立即悟到,小虫的半天与我们的半生,在感受上,一样
漫长;在实相上,一样短暂!
民国初年的高僧来果禅师,有一次在禅定中突然听到一阵哭喊,
他步下禅床,循声而往,看到一只跳蚤从床上跌下来,摔断了腿,正
在那里哀号。那时他知道了:跳蚤的喜怒与人无异;而人如果只有生
命的表象,又和跳蚤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在生活中,一切都是现成的,就在我们的眼前,可是常常被
我们变成名相;如果能转回原来的面目,禅心就显露了。
曾经有一位僧人问法眼文益禅师:
“要如何披露自己,才能与道
相合?”
法眼回答说:
“你何时披露了自己,而与道不相合呢?”
我们在对境时,常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境界的漠然,以至于
无感;一种是处处着相,以致为境所迁累。我们应该时时保有会心的
一笑,心眼同时地直观,然后在感性的风格里超越。
法眼文益有一首美丽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