陲
chu!
“垂”(
)直而下的“城墙”(
,阝)。
城墙是一座城邦的界限,故垂直的外墙就称为
“陲”
,引申为边界,如边陲。
“垂”是“陲”的本
字,如《荀子》:
“边境之臣处,则疆垂(
陲
)不丧。
”
錘锤
chu!
下“垂”(
)的“金”(
)属秤锤。
“锤”的本义是“秤锤”,如《周礼·考工记
注》:
“以为称锤以起量。”考古发现最早的秤是
湖南长沙东郊战国楚墓出土的天秤,相关组件
包括砝码、秤杆、秤盘和提绳等。其中的砝码,
古代称为“权”,又称为“锤”。《广雅》:
“权谓之锤,其形
垂也。”锤的作用除了称重之外,也用在测量上。古人在绳
子下端绑一个“铅锤”作为测量垂直所使用的准绳。“锤”
引申为向下撞击之物,如铁锤、千锤百炼等。
郵邮
y5u
边“陲”(
,垂)上的城“邑”(
)。
周朝在边境上设置传递文书信件的机关,称为
“邮”,使驻守在边境上的人可以向家人写信报
平安,又可使朝廷公文的传递畅行无阻,可以
说是最早的邮局。《孟子》:
“置邮而传命。”《说
文》:
“境上行书舍。”引申为与邮局有关的事物,常用词如
邮局、邮差、邮递、邮票、邮包等。
篆
篆
篆
第二章 土地与祖先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