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石筑堤开垦
早在龙山文化时期,中国人就有以石头砌墙的传统。
四千年前的石峁古城墙都是由石头砌成的,故称为石头城。
古代的农业文明都是沿着河岸发展,在河边广泛开垦梯田。
但为了防止土壤流失及河水泛滥淹没农田,因此必须修建
河堤。在古代,最佳的修建河堤的方式就是石砌。古代的
石砌河堤相当普遍,年代至少可溯及商朝,考古学家在河
南偃师商城内发现了石砌水池,可见商朝的石砌技术已相
当进步。“辰”的甲骨文
、
、
、
、
都含有
“石”(
)或“厂”,表示将许多石块堆砌成河岸。另外
两个甲骨文
、
在上端加上一横,更显示了一层层往
上叠的意思。
、
添加了一只脚,代表前往河边。
代表双手建造石砌河堤,金文
代表两只手拿着一块石
头堆砌在河堤上。
、
又添加草木,表示建造河堤以
种植草木。
汉字树 ⑧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