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石峁遗址是中国史前
时期规模宏大的城址,距今约四千年。这座石头城是由皇
城台、内城、外城所组成,内城墙体长二公里,外城墙体
长二点八四公里,规模史无前例。由此证明远在殷商甲骨
文之前就已经有城墙存在了。殷商以前的人用什么符号来
表达城墙呢?“阝
(阜)”
的甲骨文
是一道城墙,外侧是
垂直高耸的陡壁,内侧有可攀登的阶梯,此构型与古代城
墙的构型完全一致。含有“阝”的汉字大多具有高墙与阻
隔的意思。
高墙
陳陈
ch9n
用“木担架”(
,东)搬运泥“土”以建造
“城墙”(
,阝)。
陈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建都宛丘
(今河南淮
阳)
。陈氏祖先陈满受封后,便在宛丘四围筑起
高大城墙,墙外有护城河守护,于是将陈国建
造成了一个富庶又坚固的国家。《吕氏春秋》记载有陈国的
高大城墙:
“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
‘陈不可伐
也。’庄王曰:
‘何故?’对曰:
‘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
也’。”“陈”的金文
、
及篆体
代表“手持工具”
(攴)
铲土,并以“木担架”
(东)
搬运泥土以建造“城墙”
(阝)
。这似乎是描写古代陈国人民在四围筑城挖沟的景况。
金
篆
汉字树 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