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二
你“杨绛”,然而我更怀念那个不曾跋涉人间、远离苦难的“杨季
康”。无论如何,我是决心,要追随你走完这一段。
去年年初,出版社编辑曾尝试联络杨绛先生,希望我能够去
采访先生,为先生写点什么。可是,当下心想杨绛先生年迈,我
等来往之扰恐怕不妥,实在不愿耽误先生的片刻宁静,因此一再
推辞。其实,另一方面是深觉自己资历尚浅,不足以与先生对谈,
生怕言语不当露了怯。最终未能成行。
谁能料到,5月初便被出版社编辑告知,杨绛先生身体不佳,
已住院治疗。听闻此事,心中十分惶恐。月底,晴天霹雳一般,
各大媒体相继刊登了杨绛先生病逝的噩耗。电光石火之间,刹那
是生,刹那是死;转瞬即来,转瞬即去。如今,纵是心思千万,
想要与先生面对面说点什么,也为时已晚。
再不能了。
其实,我也知道,世间的阴差阳错从未停歇,都是寻常。先
生病逝不几日,与之有关的传记便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仿佛
是各大出版社一早便攒好了稿子等着这一日似的,令人瞠目结舌。
当然,也有出版单位联系我,希望我也能立刻“赶”制一本先生
的传记。显然,我做不到。一一拒绝。
可是,先生一走,心中愿念甚多,也确实想要说点什么。可
是又从何说起呢?你来这世上百余年,我却未能见上你一面。我
又有什么资格翻阅你的人生,甚至讲说一二呢?我不曾在你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