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暑假,杨荫杭回国探亲。这期间,一腔热血的他在

故乡创建了励志学会,宣传“排满”革命,《中华民国史》记此为

江苏最早的革命小团体。杨荫杭因此遭到清廷追捕。1902年,杨

荫杭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本科毕业。归国之后,被盛宣怀派往上海

交通大学译书院做翻译工作,编译了《名学教科书》。

后因译书馆经费不足停办,杨荫杭重回无锡。此番归来,他

与留日归来的同学创办了“理化研究会”,并请了一名日本教师讲

授自然科学。百忙之中,他也兼职为上海的《时事新报》《苏报》

等报纸撰稿,并担任一些编辑工作,还在中国公学、澄衷学校、

务本女校等学校为学生上课。

彼时,杨荫杭年轻、强健。海外的游历令他的眼界愈加开阔,

更甚从前。他既有远见,又有学识;既有胆魄,又有丰盈的热情

和充足的精力。因此,他仿佛从不停歇一般,总要竭力做点什么。

只是遗憾,他未能生在一个好的年代,所有的奋发终究未能如愿

开花。

除因宣传“排满”革命遭受朝廷通缉之外,驻意大利钦差许

珏也曾扬言要枪毙杨荫杭。又由于反封建的开明思想触怒族中封

建老旧一派,他被族中居心叵测之人试图驱逐出族。重重压力之

下,杨荫杭只能另谋新路。1906年,杨荫杭逃亡海外,再度留

学。此次他先到日本,后横渡太平洋,远赴美国,就读于宾夕法

尼亚大学。

由于早年早稻田大学本科不授学位,他便通过论文拿到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