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荫杭笔墨尚佳,作文章的时候,还有个笔名叫作“老圃”,又名

“虎头”。

杨荫杭自幼聪慧,读书勤苦。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志趣,凭一

己之力誓要拼出一番天地。1895年,十七岁的他便顺利考入中国

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然而,尚未

毕业,杨荫杭却被学校除名。是何缘故呢?说来令人唏嘘。

当年,爆发学潮,北洋大学堂不少学生参与其中。当权者镇

压学潮的时候,领头之人被开除,可问及其他参与人员之时,竟

无人敢应。从不曾参与其中的杨荫杭性情耿介,见众人怯懦退缩,

他心中愤懑不已,竟挺身而出,说还有他。如此一来,杨荫杭也

在除名之列。好在不久之后,他考入了南洋公学。

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由“中国商父”盛宣怀创办

(轶事:盛宣怀的四儿媳孙用慧与张爱玲的继母孙用蕃是亲姐妹,

盛宣怀也是民国才子邵洵美的岳丈)。1899年,学业出众的杨荫

杭和杨廷栋等六名学生,被校方选派赴日留学。起初言语不通是

最大阻碍,他便去日本文部省特设的日华学校补习日文,不久入

早稻田大学就读。

次年,春。他和杨廷栋等留日学生一起组建了励志会。在校

期间,还一起创办了当时留日学生的第一份杂志《译书汇编》,专

门译载欧美政法名著名篇,包括孟德斯鸠的《万法精义》、卢梭的

《民约论》、穆勒的《自由原论》(今译分别为《论法的精神》《社

会契约论》和《论自由》)等作品,在海外留学生中颇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