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其他不透明结构。其余的成像技术,如核磁共振(
MRI),使用强大的磁力
来激活人体内的原子释放无线电波并呈像,同样也可以探察到隐藏在皮肤、脂肪或是肌肉下精
细的结构。
在另一个不同的频率范围内,超声波束能够穿透身体,在图像中显示出子宫内的胚胎,在
更大的规模上,穿过地球的地震波能够显示我们脚下这个行星的深层结构。所以,我们总是用
各种波长对地球照相,用来监测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并影响天气的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用一些
其他波长的卫星——不管看得见还是看不见——来检测庄稼、光污染和城市扩张,并寻找矿物
资源。这些轨道上的眼睛搜集到的数据,每天都会传回地球,只不过我们看到的那些景象并不
能以常规形式的图像保存下来。然而,这并不会降低它们的趣味、美丽和实用性,反而拓展了
我们探索地球之外其他星球和世界的能力。
如果把探测器带入太空,并对准地球以外的空间,就能看到遥远的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和紫外
线,而这些光线从未到达过地球表面。哈勃太空望远镜(
HST)的职责就是探测这些光线。与地表
望远镜相比,其直径
2米的反光镜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工作中,它接收到的光线绝不会被大气
层扰乱。自
1990年发射升空后,哈勃太空望远镜耗资巨大,但同时也产生了早期工作人员无法想象
的科技红利。尽管望远镜输出的信息都是公开的资源,但大部分无法被我们看到,只是在科学文献
中被做成一张张数据表格和光谱折线图表。本书中出现了一些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相比
其他望远镜和研究学会做出的贡献,这些照片更容易让人们理解科学,尤其是天文学。
然而,像哈勃太空望远镜这样的卫星并不一直待在地球周围,后续的行星探测器已经可以
提供遥远行星的景象,这些景象从未被人眼看到过。与地面望远镜不同的是,大多数(但绝不
是所有)有用的信息是以不同形式的图片呈现出来的。从遥远的太空看地球,会看到一个引人
注目的新形象,会看到一个脆弱的行星绕着附近一颗恒星运行,行星上面居住着人类和我们已
知的所有生命。行星探测器离地球越远,众多天体中的地球就越显得无足轻重,而我们的感官
则延伸得越远。
从难得的视角以不同寻常的方式看到的这些自然图像给人类带来了惊人的启发,本书中许
多照片都是如此。当然,所有图片都经过精心挑选,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许它们看上去
并不都是美的,最终能刺激读者的,还是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丰富种类。
除了种类,本书的图片在最大和最小这两端呈现出了模糊一致性,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启
发。在亚原子的水平上,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形成足够清晰的图片;而在十分巨大的规模里,关
于时空起始的信息又相当贫乏。由于宇宙的自我扩张,宇宙的起始变得十分模糊。而在两头中
间,则是一个充满无穷奥妙的世界,这个世界让所有对宇宙感兴趣的人感到身心愉悦。
——大卫
·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