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_

余生太短,
要和有趣的人
在一起

一下苦水“好郁闷啊,别人都觉得我们公司待遇好,自己进去

了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辛辛苦苦干一个月还拿不到

5000块钱,都快活不下去了……”然后再来一句:

“你们那里

应该好很多吧?”然后对方又进入倒苦水模式。

虽说这类型的谈话都是在嘻嘻哈哈中进行的,但暗地里的

互相比较还是有的。人本质上是一种非常善于攀比的社会性动

物,读书的时候比谁的成绩好、考的大学好,进入社会后更加

干脆,收入多少直接成为衡量个人成就大小的唯一标准。特别

是对于一些成绩不好的同学来说,工作相当于给了他们一个

“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无不憋了一口气要混出模样来。

中国的应试教育搞了很多年,很多人都形成了“成绩代表

能力”的价值观,并且把这种价值观从学校带到了社会。坦白

地讲,就我身边朋友的情况来看,读书好坏和赚钱能力的强弱

是完全不沾边的,甚至从某种角度看是反比关系。

比如说,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国移动做项目管理,

那个时候移动还是一家效益非常好的公司,也是无数应届生挤

破头都要挤进去的企业。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移动2007年北

京地区招聘的时候,直接租了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两层楼,专

门用来面试,并且只面向清华、北大、人大三所学校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