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第一章 寒
女人寒之由来
交穴入手治疗妇科疾患就有执简驭繁的效果。
妇科有四大病,经、带、胞、产。带即带下,古代便有“十
女九带”的说法。以前中医妇科就叫“带下医”。可见带下从古到
今就是一个发病率很高的疾病。理论上带下分为五种,有白、赤、
黑、青、黄五色之分。但是在临床上以白带居多。“夫带下俱是湿
证”,不管什么颜色的带下,均是脾虚有湿,湿气下注导致。白带
尤甚,或是体虚有寒,或是寒邪直中,或是惯食生冷,阳气受损,
导致脾气受伤,气化失常,不能运化水湿。白带绵绵、畏寒、腹
冷、腰酸下坠、手足冰凉的现象,均是寒象。这时就可以艾灸三阴
交,一穴治三经,通过艾条补助火力,驱除寒邪,通过刺激足太阴
脾经,健脾利湿,温阳化气,达到止带的目的。
女性的月经有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的不同表现。一般来
说,“经水先期火热冲,超前多热色鲜红”,月经提前的一般属于
热,或是实热或是虚热,这时三阴交可以采用针刺泻热的方法,艾
灸就不适合了。但是对于月经拖后,“经水后期多虚寒,后期而多
门不关”的症状来说,经常有月经延后,经水量大的症状,这在中
医辨证中多属于有寒气,伴随血不归经的证型。这时可以采用艾灸
法。对于经水的量大达到一定程度,那就是崩漏了。“突然大下谓
之崩”,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是山崩之势,这是很吓人的,甚至
有崩冲太多,突然发生晕厥,不省人事的。西医学谓之“功能性子
宫出血”,简称“宫血”。从中医学理上思辨,正是属于肝、脾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