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伤仲永”的态度,字里行间透出的尽是无限“泯然众人矣”的
遗憾。
我把这篇文章转给了同桌,问她是如何看待自己过去与现在
的转变的。她轻描淡写地说:怎么看待的问题问得很奇怪,过去
和现在,我一直都是顺着自己的心意。“天才”也有喜欢和不喜
欢,擅长和不擅长。大二时,感觉自己更喜欢法律,于是就去读
了法学专业。毕业之后,感觉自己或许更适合做金融,于是就转
行做金融了,就是这么简单。
虽然她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带过,但是其中的转变过程一定复
杂得多。后来,我从其他同学那里得知,高中的生物学知识十分
简单易懂,她基本过目不忘。但是进入大学学习生物学相关专业
之后,同桌发现课本里面的知识深奥了许多;虽然她的智商较
高,但是深奥的知识和复杂的专业概念还是让她有些不适应。大
一的时候,就每周3—4次实验课的节奏,而且实验还不一定能
一次成功;如果失败或者数据不理想,都会推倒重做。她非常不
喜欢重复地做实验,所以,很快就学不下去了。
于是,她转入法学系学习法律。还算顺风顺水,法学系毕
业后,同桌进入了一家有名的律师事务所工作。但是,她又不
喜欢律所里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她接手的案件或者是离婚案,
或者是养老案,远非她所想象的大公司的经济案件。而且,作
为新人的她因为不善交际,经常被一些老人排挤,最终,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