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
第三章
恩仇过往
“倒还好,教她几句,也是难免的,却并没有管得太过分。”蕙娘一语带
过,又问三姨娘,“在承德住得还安心吗?那里几年没有住人了,恐怕不如家
里舒服呢。”
三姨娘也是一语带过:
“反正就是那样,换个地方过日子而已。出去玩了几
次,看了看风景,天色一冷,我们也就缩起来了。唯一比城里强的,就是不必在
太太跟前立规矩。”
她叹了口气,有些惆怅:
“只是太太自己,最该歇着的,却没能一块过去,真
是苦了她了。你随常在她身边服侍,也要多说些笑话儿,逗得太太多笑一笑,那
就是你尽到孝心了。”
私底下提到四太太,还是没有一句不好,只有无尽的体贴和感激。蕙娘听了
十七年,真是耳油都要听出来了,她几乎是机械地应着:
“那是肯定的。”
三姨娘又哪里看不出来她的敷衍?她老调重提:
“要不是太太,现在你还不知
道在哪呢?她的深恩,我是还不完了,只有着落在你身上……这么大一个家,太
太思虑有限,肯定管不过来,你也要多为她出出主意,免得她太劳累了。”
有几个主子在前头插手,三姨娘没能管着多少清蕙的教育,清蕙从小到大,
她只强调了一件事,那就是知恩图报。
当年甲子水患,一县的人活下来的不上百个。三姨娘那时候才十三岁,家业
一夜间被冲没了,只留下她一个人坐在脚盆里,一路划出了镇子,却也是又累又
饿又渴,划到岸边时,伏在盆里,连爬出来的力气都没有,眼看就要咽气了。是
四太太眼尖,在楼上一眼就把她给认出来了:那是焦家邻居的女儿,街头巷尾中,
曾和四太太撞过几面。
四老爷当时立刻找人,把她从河里给勾上了岸。当时灾女迷迷糊糊的,哪顾
得了那么多,细问之下,立刻就说了实话:焦家当时正是开席的时候,全家人都
在场院里,地势低洼,大水卷进镇子里时冲垮了焦家牌坊,堵住了唯一的出口,
连着去吃喜酒的左邻右舍一个都没有跑掉……
四老爷、四太太当时不眠不休赶到下游救人,本来还指望能救上一两个族人,
却等来了这么一句话,四太太一听就晕过去了,醒来的时候,肚子里的孩子就没
保住……当时缺医少药的,闹了一场大病,等回了京找御医一扶脉:这一辈子,
要生育是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