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解
梦
的
解
析
4
梦与清醒状态的关系(一)
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人,容易产生这样一种看似幼稚而又奇异的想法:尽
管梦不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但他确实被梦带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关于这种
梦的现象,生理学家布达赫作出了谨慎而又细致的阐述,他曾这样论述:
“在
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经历悲伤与快乐,痛苦与幸福,但梦的目的
不是重现现实生活;相反,梦能够使我们超越平凡的生活,更有甚者,梦能
够使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即使我们有时满腹心事,焦虑恐惧,或
是满脑子的伤痛与不幸,或是全神贯注地关注并解决问题,梦也只是把这些
内容以某种象征的形式带进我们的头脑,它所呈现给我们的内容往往与现实
没有一点关联,或者仅有很少的关联。”
I.H. 费希特对此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他将其称为“补充的梦”,并且认
为这些“补充的梦”具有神秘的精神自疗性质和功能。在《论梦的性质和起
源》这本书中,斯顿培尔也有相类似的观点:
“一旦在梦中,人便与其意识清
醒的世界脱离了”。斯顿培尔还说:
“在梦中,我们那些清醒的记忆和正常的行
为完全消失。”“在梦中,我们几乎没有记忆,我们的心灵与日常清醒生活的
内容和事件彻底脱离了。”
不过,有相当多的学者对于梦与清醒生活的关系所持的看法与之截然相
反。如哈夫纳认为:
“梦是清醒生活的延续。我们的梦和自己近期意识中的想
法通常有着密切关联。只要仔细查找,总是会在近期的经历中找到与梦相关
的蛛丝马迹。”
对布达赫的观点,维安特也持针锋相对的看法,他说:
“因为大多数梦实
际上很明显是把我们带回到现实生活中,而不是与之脱离。”莫瑞进一步以格
言的方式简洁地表明: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的梦便是我们所见、所闻、
所思或所为。”而杰森在其《论心理学》一书中则更为详细地写道:
“梦的内
容,不仅毫无例外地在某种程度上受梦者的年龄、性别、阶级、教育程度和生
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他此前生活中所经历的事件和人生体验有关。”
第
2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