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但是,有内含物对宝石来说,不一定都是扣分
的。有些内含物会使宝石产生猫眼效果,又如近年
很流行的发晶,含量越多,价格越高。天然的内含
物,可以用来证实宝石的产地,如产于缅甸的红宝
石,里面会有水铝矿、金红石、方解石等矿物。有
些珠宝收藏家特别喜欢没有热处理过的红蓝宝石,
鉴定师可以观察宝石内部,发现天然矿物结晶完全,
未被熔解,代表这颗宝石未经过热处理,价格会比经
过热处理的红蓝宝高出三到五成。翠榴石内部的马尾
状内含物,主要成分是石棉,只出产于俄罗斯乌拉尔
山。构造越明显,收藏的人越多,也越珍贵。
第三大通则:看内含物与裂纹
——越干净越贵
火光强不强,与内含物(包裹体)也有关。宝石在形成过程中,会掳获周
围的矿物与水汽而产生气泡、液体、固体矿物等内含物。内含物也就是一般说的
“杂质”或“瑕疵”
。挑选宝石时,内含物越少、越干净、越透明,价值越高。但
要注意的是,完全透明无瑕的宝石(红宝石、祖母绿)
,合成的嫌疑相当大。
在各种内含物中,以裂纹最为忌讳。宝石热处理过程中,温度的急速冷却
转变所造成的裂纹、宝石切磨震动所产生的裂纹、切磨加工完成后宝石相互碰
撞的缺角(尖底与腰围最容易碰撞产生小缺口)与刻面棱线的磨痕,都会降低
宝石价值。
桌面部位漏光而无火光的蓝宝石。
中间无火光,外围有火光的蓝宝石。
无火光红宝石。
发晶板状手链,可看到水晶里有针状的金红
石矿物。
(图片提供:杉梵国际兴业有限公司)
瑞士蓝托帕石纯净无瑕。
(图片提供:庆嘉珠宝)
表面刮伤的红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