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在亚拉巴马州,同行的旅者听他背诵了济慈所有的诗,在到达法姆维尔之前
背诵完了拜伦和勃朗宁的诗。约翰斯用诗歌的篇数来估算所行的距离,不背诗的
时候便会谈论军事历史。
19 世纪 40 年代经济复苏以后,约翰斯又开始进行他的学院巡回演讲—这
次演讲对象包括专职牧师、历史学家甚至还有经济学家,加上通常惯有的一群神
学家—他依然不循规蹈矩。大学的行政人员常常接到他的传唤,让去他的“办
公室”,匆匆赶到后却发现他是在巴士站的电话亭里。负责接待的学生开车送约
翰斯去大学的校长贵宾招待所,要为他拿包,而递到他们手中的却是从杂货店里
取来的纸袋,里面塞满书、内衣还有半旧的衬衫。通常来说,他精彩绝伦的演讲
往往会让人们忽视他的种种怪癖。就算现在想起来,也会觉得挺有趣。很多蒙哥
马利市德克斯特浸信会教堂的教会成员都会发现,不管怎样,约翰斯打破偶像主
义的行为总会带来点麻烦事。
起初,约翰斯和德克斯特浸信会教堂会众即使存在分歧也只是一些细枝末
节,他们在绝大多数部分都能达成共识。比如,在教会成员集会时,他们厌恶哪
怕一丁点在情绪上的流露。在德克斯特浸信会教堂没有喊叫声,甚至在布道中连
“阿门”都不用回应。教会成员最公开表达感情的情形,也不过是在人群中轻声
表示同意。这样的克制让约翰斯很高兴。他不信奉很多教堂中非常流行的马拉松
式祷告会、复兴以及极度活跃的教堂辅助节目。德克斯特浸信会教堂不仅平时没
有这些,哪怕在礼拜日的晚祷中也不会有。
不过,约翰斯喜爱黑人灵歌,那是从奴隶制时期发展起来的音乐—他认为
那些音乐拥有来自历史和心灵两方面的真实性,这真实性是属于教堂的。可惜的
是,德克斯特浸信会教堂完全禁止灵歌。约翰斯提出,教会误解了这种高贵形式
的本质,并准备发起运动,改变德克斯特浸信会教堂的赞美诗集。那时教堂的赞
美诗集中没有乐谱,只有歌词。整本歌词就好像一本诗集。约翰斯辩称那本赞美
诗集里的歌太矫揉造作,简直太折磨耳朵了,还说里面应该包含灵歌。 他试着
分水岭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