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钱财、提供砖瓦及制作教堂长椅和窗户……黑人教会从某种程度上先于黑人

家庭得到法律认可,与当地人比,他们更加包容。 

       10 年后,黑人第一浸信会教堂中持异议的一派进行了第二次黑人大迁徙。

此次分裂将永久地给两个教堂烙上无法磨灭的印记。虽然两派都尽力避免教会分

裂,从表面上看,这不过是因为教堂空间不足,教会发展初期困难重重引起的冲

突和矛盾,但新牧师明白,教会中不少人都对它的位子虎视眈眈,因此引发了不

少争执。毫无疑问,奴隶身份的划分是引起紧张关系的原因之一:农场工人地位

极低,而家佣则略有特权,后者往往是黑白混血儿。当两者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后,人群中的“高人一等者”发起重建教会的运动,他们想在干松的里普利大街

新建一座教堂,因为地势倾斜的哥伦布大街每逢下雨的礼拜日,路过的人就会弄

得满脚是泥。他们提出了一整套的修建方案,虽然耗资巨大,但总算是能建成一

座更体面、更干净的教堂。

大部分教会成员及一些执事认为分裂并不合适,是异教徒的做法。但仍有为

数不少的少数派,强烈支持从黑人第一浸信会教堂中另立门户,成立黑人第二浸

信会教堂。尽管分裂主义者同样承受着那个时代及他们种族所带来的贫乏,甚

至组织会议都不得不在老哈维尔·梅森黑人监狱举行,但那时他们最直接的愿望

就是获得一点相对的基本权利。第一场受洗仪式由一位英国牧师主持,来宾包括

三位白人女教师,她们来自美国北方的一个传教士团,其影响力正逐步向南方扩

散,为那里被解放的黑奴受洗,并为他们提供教育。1879年1月,新教堂出资 

250美元在市中心的德克斯特大街购置了一小块土地,那里矗立着一座宏伟的大

楼,不远处就是亚拉巴马州议会大厦的正门。黑人教会成员把这座新教堂更名为

德克斯特浸信会教堂。第一任牧师名为查尔斯·奥克塔维厄斯·布思,奴隶出身。

据他记载,那时的教会成员都是“富有的优雅绅士”,他还骄傲地称,其中一位

名叫比灵斯利的理发师身家高达 30 万美元。虽然他的说法有待商榷,但仍被载

入了官方教会史。 

分水岭

2